唐沫在她娘怀里扭了扭小身子:“娘,我要下来玩。”
裴寂这时候才想起来,自己是来看唐沫的。
他伸手,从木婉柔怀里接过唐沫:“沫儿可有受伤?”
“裴舅舅,沫儿没事,沫儿下来自己玩。”
她是个懂事的小孩儿,知道她娘有话与裴寂说。
裴寂将她放在地上,摸了摸她的头:“嗯,沫儿乖。”
唐沫能玩什么呢,自是回了自个儿的院子玩秋千。
刚坐上去荡了几下,就见寂夜宸带着小林子走进了院子。
站在秋千旁边瞪着唐沫的苏晓颜,一看来人,惊喜地迎了上去。
“皇上,奴婢给皇上请安。”
唐沫眼珠子转了转,苏晓颜与寂夜宸似乎更热络了些。
她消失的这段时间,是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吗?
两人在那儿不知道说了什么,过了一会儿,寂夜宸才走过来。
瞧着将秋千荡得高高的唐沫,脸上无甚表情地道:“看你这样子,应是无事的。”
唐沫心想:当然,我若有事,你利用我控制我爹的想法不就落空了。
寂夜宸以为唐沫见着他一定会乐呵地挂他胳膊上。
结果,秋千似乎比他更有吸引力。
他站了一会儿,心情有些烦躁:“沫儿,下来,给你个好玩意。”
唐沫听到好玩意,这才不情不愿地停了秋千,小身板挪到寂夜宸身边。
寂夜宸摊开手掌。
唐沫探头看去:“是什么?”
只见一个拇指大小的药瓶躺在寂夜宸的掌心,乳白色的瓶身,上面勾勒着泡沫的图案。
唐沫心底喜欢,由衷地赞叹道:“好漂亮啊,小泡沫瓶,这是送我的吗?”
寂夜宸眼底是浓郁的黑:“嗯,送你,这是装糖丸的瓶子,里面已经有了一粒糖丸,沫儿吃了之后,可以自己再装上喜欢的糖丸。”
唐沫拿着瓶子端详着,小脑瓜点了点:“嗯嗯。”
心里却是问寂夜宸:“这是什么糖丸啊?”
“糖丸,呵,这是听话的糖丸,只要服下去,朕便不必再刻意讨好这讨人厌的小丫头,听说脑神丹一经入脑,便是死心塌地听从驱使……”
唐沫听到寂夜宸心底的声音,不自觉地伸手捂住小嘴,寂夜宸这么狠的吗?
所以书中唐沫作死之类的行为,是因为吃了这东西?
内心有些不好受,但嘴上还是答道:“好的,皇帝哥哥,这小玩意我先收下了,糖丸先放着,我会记得吃的。”
寂夜宸见她如此听话懂事,有些心生不忍,伸手就想夺回这小玩意。
伸出手之时,见到她仰头冲着自己笑,脸上的梨涡深陷。
这样子,让他想到唐渊溟,寂夜宸将伸出去的手改变了动作。
他摸了摸唐沫的头:“好。”
唐沫低头,假装是在看小药瓶,眸底却是升起冷意。
在心底,她又问了句:“哪弄的这东西?”
“苏晓颜说这药没有副作用,就是让小孩子听话的,希望如此吧。”
好好好,苏晓颜提供给寂夜宸的,这两人到底是搞到一起去了。
唐沫觉得,她爹虽然是大反派,但有自己的底线,他从未伤过小孩子。
而苏晓颜和寂夜宸这小说里的男女主,被作者描绘成正义之士,如今自己深切体会,她方才觉得,这剧本,多少有些搞笑。
……
霄汉天朝的皇家别院离京城有些远,唐渊溟此刻是真的后悔,为何要将陆之衍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呢。
他还想着与婉柔温存一番呢,这回好,时间都用来赶路了。
马车进了密林,再往前,过了密林,就到别院了。
清风坐在车夫旁边,望向密林深处,隐隐觉得有些怪异。
他侧头向马车里的唐渊溟低声禀告:“摄政王,此处似乎有些异常。”
他们这次出来,只带了一队人马,如果真有什么事情,怕是无法抵抗。
唐渊溟撩开车帘,向外望去。
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,哪里是有些怪异?分明就是有怪异!
唐渊溟发号施令:“清风,发射信号,通知人接应。”
“全队人马,马上撤退!”
他话音刚一落下,无数只箭穿透浓密的树林朝着他们这边齐齐射了过来。
护卫们挥舞着剑,拼力抵抗,集中精力,将飞过来的箭扫向一旁。
奈何万箭齐发,这样的抵抗收效甚微,陆续有护卫中箭倒地……
清风挡在唐渊溟的马车前,厉声道:“保护摄政王。”
一队护卫听令,挡在前方,将唐渊溟的马车牢牢围住。
此时没有别的对策,只有边抵挡,边撤退。
唐渊溟怎么可能坐得住,如此坐以待毙,不是他的性格,他抽出腰上软剑,从马车上一跃而起。
飞身挡在最前方,一个剑花,便勾着射过来的箭反了方向,射了回去。
“摄政王!”清风担心地喊了一声。
“退!”唐渊溟再次命令。
唐渊溟是最爱护将士的,不然也不会因为兄弟被残害而抛妻弃女。
护卫们感动,摄政王竟然挡在他们身前。
有武功底子的护卫,效仿唐渊溟的样子,用剑将射过来的箭卷到一处,再反向射回。
箭雨渐渐停歇,一队人马也伤亡惨重,受轻伤的搀扶着重伤的护卫,继续往后撤退。
唐渊溟脸色冷凝,他猜测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单。
果然,一队人撤退,在接近密林入口处时,几十个黑衣人从天而降,挡住了他们的去路。
这些人黑巾遮面,只露着眼睛。
衣服的袖口处,金色的蝙蝠图案明显。
唐渊溟默不作声,看着那图案,他确定这些人是都灵国的人。
“霄汉天朝的摄政王,也不过如此,被我们的人袭击的,也只会撤退。”为首之人发声,琥珀色的瞳仁里夹带着讥笑。
“唐渊溟,今日,我便取了你的项上人头,我看你们霄汉天朝还能嚣张到几时?”
若不是当年唐渊溟镇守边关对他们都灵国穷追猛打,他们都灵国怎么会穷途末路。
都灵国由过去的繁荣昌盛到今日只剩几座城池的苟且,全都因为唐渊溟。
万幸的是,之前合作过的人,又愿意与他们里应外合,所以唐渊溟能有今天,只能怪他自己。